古代没有大面积的薄板,只能用小薄板拼接,由此发明了特殊的工艺。
攒边打槽装板心。大多数的硬木家具都有大平面,如木门、桌面、案面、柜门、芜面、椅面等,都用木料制成框形,然后装板心,这时就要采用“攒边打槽装板心”的榫卯结构。用于长度方向的木条,木工术语叫“大边”,用于宽度方向的木条,木工术语叫“抹头”。两条“大边”和两条“抹头”之间,用四十五度角的对肩榫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矩形的方框。在“大边”和“抹头”的内侧,刨出一个小槽,这样就可以将事先拼好的板心的“舌簧”部分插进槽内,与大木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矩形平面。为了增加木框的强度和防止变形,两条“大边”和“穿带”(两端预先留好了榫头)之间用半榫相连。
龙凤榫加穿带。龙风榫加穿带主要是用于槽板相连接的榫卯结构。明代时还没有发明多层夹板,所以制作硬木家具的桌面、案面、门扇、侧山时,都需要将几块较窄的薄板材拼在一起,形成一个面积很大的板材。由此发明了“龙风榫加穿带”的工艺方法。其工艺分为三步:第一,将薄板分别“拼缝”,然后用裁口法在第一块木板上的侧面做出一个银锭形(即断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的长榫,在第二块木板的侧面,凿出一个上窄下宽的梯形状的凹糟,将第一块木板的长榫推入第二块木板的槽中,两块木板就严丝合缝的拼在一起了。这种方法叫“龙凤榫”,就可以将几块较窄的薄木板,拼成面积较大的木板,表面十分平整,宛若无缝的“独木板”。由于这样拼好后的板材面积很大,木材又很薄(十几毫米),而此后还要继续进行加工,所以必须要木板有一定的强度,同时也为了防止薄板材受潮之后巷曲,故又在拼好的木板背面,沿着木板的宽度凿出一个上窄下宽的梯形状的凹槽,并且要求一侧的凹槽略小,这个凹槽叫“带口”。再将一根较厚的木条的一个侧面做成银锭的形状(即上窄下宽的梯形状的凹槽),叫“穿带”。将“穿带”从宽“带口”一侧打入,便可以将木板紧紧地锁住。
硬木家具的桌面、椅子面、柜门面的制作,都是在此基础上再加一个较粗的边框制成的。用“龙凤榫加穿带”制成的薄木板,在量好尺寸后,四周都要裁1:3,做出樟头,以便插入面板边框里口的槽内。术语叫“边簧”。
板心与边框不同的装法。“落膛踩鼓”、“镶平面”、“落塘面”都是指板心与边框不同的装法,具有不同的装饰效果。落膛踩鼓:是将准备装入家具面板、柜门之中的心板,四周减薄,中间高起约O.5厘米,然后嵌装在边抹围成的框架的槽口之中。虽然这也属于镶平面,但中部略微外鼓,有力量感。北京匠师叫“落膛踩鼓”,苏州匠师称“起兜肚”。
镶平面:家具面板心与边抹攒合时同处一水平面,俗称“镶平面”。镶平面要求用材干燥,攒边精巧和较高的工艺水平。明清家具中的桌子,几案等多采用镶平面。落塘面:在采用攒边作法中,心板四周出斜边嵌入边抹槽口中,板面低于边抹平面的做法,苏州木工称之为“落塘面”。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