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聚焦|热点|动态|市场|视频|品牌|风采|领导|产品|新品|精品|名店|产区|视点|专题|文化|知识|木材|工艺|名人|

更多
陈园红木施莲与曾庆武见证东兴红木产业二十年
2015-1-8 10:10:05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作者:姜莹莹

“陈园红木”,东兴红木产业的名片之一,是从萌芽发展到枝繁叶茂的老品牌,是东兴红木产业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在东兴红木产业的大船上,陈园与其他红木企业一样,在二十几年的发展中乘风破浪,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潮起潮落。它迎难而上,成为引领行业的风向标。

1992年,国务院批准东兴开发开放,设立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东兴经济开发区。陈园红木总经理施莲是当时最早到越南芒街创业的一员,从做玉器小件开始,逐渐转向红木工艺品。1993年,有了一定积蓄的积累,施莲回到家乡,在东兴开起了自己的工艺品店,取名“越南工艺品店”。她清楚地记得,当时,东兴与红木相关的店,包括她在内只有两家。生意虽小,但也赚得了施莲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更见证了东兴红木产业萌芽期的发展。

1996年,东兴成为县级市,市容市貌等都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工艺品的需求逐渐增大。让施莲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极为流行的红木制“一帆风顺”帆船订单不断,为施莲的下一步发展积蓄了力量。为了拓展店面,她的店搬到了新华路8号。1998年,店面再次搬家到桥头街4号,此时桥头街已经有了十几家工艺品店,经历了越南黄花梨价格比红酸枝还低的时期。2000年,施莲的工艺品店,再次扩大规模,已开始附带出售少量家具,并为消费者提供鉴定证书。为了扩展店面,他们又搬到了新华路7号。

2003年,她将店搬到新华路17号,生意越来越好,越南黄花梨家具占到整个家具数量的80%-90%。2004年,“越南工艺品店”搬到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陈家庄园,并在高人的指点下改名“陈园红木”。2008年,东兴红木文化中心建好后,陈园成为第一位商家,进驻5栋。2011年,店面再次调整,搬入卖场1栋,直至现在。

8次搬家经历,在施莲和丈夫陈园红木董事长曾庆武看来,是自己企业的8次飞跃,也记录了东兴红木产业蓬勃发展的全过程。其中虽有很多辛酸,但最终坚持下来,生意蒸蒸日上 。遭遇世界金融危机,让施莲记忆犹新。那是2008年,东兴红木产业也难逃一劫。当时,陈园红木甚至几个月都没有一单生意,很是萧条。看着300多家红木企业,一家家相继关门,仅剩下不到200家,施莲心里纠结万分。市场前景不明朗,陈园红木也危机四伏。

紧急关头,施莲与曾庆武果断决定走出东兴看市场。北京、上海、广东、深圳、东阳、仙游等地走了一圈后,施莲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降价处理产品,公司停产整顿,所有产品重新设计、加工、生产。老款式一律低价处理,并停止生产。就这样,在她坚决果断的营销策略下,产品销量有所提升,创新的思路也让“陈园红木”度过了难关,打了胜仗。

“2014年似乎与2008年很相似,经济放缓,消费紧缩,危机四伏。东兴红木产业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今年东兴政府给予红木产业的扶持力度也在增加,原本较为静寂的红木市场,也能看到希望。危机中也有商机,这个时候,东兴的红木企业每一家也都在积极的应对,危机中求发展。”施莲说。

下一步,陈园将坚定自己的高端路线,并将企业经营细分,高端为主,同时也会迎合市场需求,在款式等方面进行改良,提升工艺,以精品为主抢占先机。此时的陈园红木,更加成熟和镇定,它在修炼内功,为赢得下一次的飞跃而做好充足准备。陈园红木是东兴红木产业发展近20年的见证者,施莲与曾庆武希望在政府的扶持和商会的指引下,东兴红木产业能更上一层楼,实现再次飞跃。(姜莹莹/文 朱方刚/摄影 )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关键词:红木,红木家具,古典家具,红木之家,黄花梨
合作伙伴
红木之家 | 新浪红木频道 | 常州装修 | 联合传媒 | CCTV发现之旅红木 | 电子杂志 | 红木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 联合影视 | 中桥联合国际传媒广告影视频道 | 全部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客户投诉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版权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