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宁在纪念王世襄诞辰100周年暨王世襄艺术研究会成立会上的讲话
??今天是王世襄诞辰100周年的日子,连日以来媒体和社会各界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和抒发对大师的深切怀念。今天我们作为王先生的生前好友、学生汇聚在恭王府,隆重纪念大师诞辰百年,是对大师坦荡人生的追思。大师已驾鹤仙游,远离凡尘,但他的音容笑貌依旧历历在目,仿佛正坐在堆满古典家具拥挤不堪的老宅中,手执蒲扇,面带笑容,与好友、学生谈古论今,探讨着无悔追求的事业——中国古典家具的研究。
??大师的一生兴趣广泛,虽被公认为“中国第一大玩家”,但他的玩法是任何玩家所不能同誉的,大师是以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游弋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邃的海洋中,并从中吸取养分。他善于归纳、总结,提升其文化的内涵,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学者。
??大师在中国古典家具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果举世公认,这些成果的形成非一日之寒。早在20世纪40年代,大师在大学就读期间已深深地喜欢上中国的古典家具,有资料记载,当年艾克先生撰写“中国花梨家具图考”时,大师就与艾克先生有了业务方面的接触。大师在接受“艺术世界”杂志采访时曾说:“艾克先生对明清家具是有功劳的,他早年在铺仁大学当教授时,我还是学生,那时我们就认识,我对家具感兴趣跟艾克先生是有关系的。”
??大学毕业后,大师受梁思成先生的邀请,担任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除协助野外考察和文献考证工作外,还对“营造法式”中的木作和清代工程则例中的室内装饰条例进行系统研究,为日后中国古典家具的深入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学术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大师出任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保管部主任,这个时期他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文物的收集和保管工作。而一件小事加速了大师对古典家具的关注和抢救性的收藏。有一天大师在一小店无意看到一个用紫檀木做的算盘,很是惊讶,问其缘由,店主告知,古旧家具已不时兴了,大件的古典家具更是无人问津,于是将极低价格收来的紫檀、黄花梨家具拆散做成算盘、盆架、尺子等出售。大师听后心痛不已,为了避免更多的文物被人破坏,1957年大师撰写了题为《呼吁抢救古代家具》的文章刊登在当年《文物》杂志第6期上,呼吁社会重视古典家具的保护和抢救,无奈大师的呐喊犹如石沉大海,恰逢此时由于历史问题和勇于讲真话的性格,大师被打成右派而停止工作,离开了他热爱的文物岗位。
??此后北京大街小巷中多了一位骑着自行车来收购古典家具的老者。这是一位学者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践行着对古典家具的保护,这是一位“大家”用微薄的力量对面临摧残的传统文化的抢救。大师曾说过,“那时候没人要,当破烂,贵的我买不起,便宜的我收回来,请人修,恭恭敬敬请教,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买不起的,只要做工好,年代好,大师总求着人,陪笑脸,拍下器物的资料,认真地保留下来。由此可见,大师在那个时期的行为是有明显的目的,那就是能够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和研究中国古典家具。
??1985年,大师的《明式家具珍赏》出版,引起海内外学者、专家的关注,紧随此后《明式家具研究》也得以出版,受到学术界和家具制作界的一致好评。两部巨著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古典家具的研究首次由中国人独立完成,在外国人运用科学方法,采用绘图、照像技术介绍中国古典家具的基础上,溶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家具与中国历史的联系、家具与人文情怀的联系、家具与人体力学的联系等方面的研究也体现在著作中,使之大大的超越了历史上中外相关书籍的论著,使中国古典家具自古以来被视为匠人之作,不登大雅之堂之物,一跃提升为必须具备深厚中华国学底蕴才能品味和享用的具有崇高身份的艺术品。由此,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对中国古典家具收藏、使用和研究的高潮,这就是王世襄大师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和辛劳修来的因果。
??大师是中国古典家具学术研究的推动者,大师是中国古典家具登上高雅艺术殿堂的提升者,大师是中国古典家具专业研究理论的奠基者。他是一位凡人,但他却是一位用有限的生命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精神财富的智者。最后引用大师的一段话来寄托我们对大师的追思,“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据有事物,而在于观察和赏析,有新发现,使之上升为知识,以有助于文化的研究和发展”。(鲁宁:北京恭王府家具专家)
(来源:新浪红木)